刚刚登基的武英皇帝见孟启尔外戚与宗室都支持他,心中忽然有了底气。现今他登基做皇帝了,于是他的心中觉得自己可以诏令天下了。面对福王公开的挑战,他毅然决然的表示战!来京都勤王的封主们之所以一致表示愿意出兵,其实是不想福王做大。他们怕福王真篡了位,到时候损了自己的实力,毕竟福王可不像武英皇帝这么好对付。
我站在威亚城北门,看到打着各种旗子的佛律军队进京,忽然有种佛律入侵京都的错觉!在那些五颜六色旗子中,有一面很特别:黑龙飞过圣山,恰好从圣山升起一轮金色的太阳,天空尽是黄色的霞光,而那太阳之下的圣山上插着一柄剑柄上有四轮标记的水晶剑。我看到这面旗子,心里不禁一沉,看来我的儿子来了。这面旗子是他参照古代曼尼帝国旗改的,那柄剑正是我手里的神之剑!他一定是小慕派来的,看来这次是要有大作为啊!
当日,各路诸侯齐集在皇宫正殿里,武英皇帝开始朝会。宫廷的内侍喊道:“武昭安泰伯英开元,天子朝会广开言路!”众人跪拜,高呼万岁,三叩九拜归位落座。武官于东,文官列西,诸侯在皇帝对面列队躬身觐见。武英皇帝见群臣诸侯都到位了,就开始说话了:“众所周知,现在吴王叛乱在南方分庭抗礼,国家危难,诸位爱卿为国尽忠,千里勤王,朕甚感激。”皇帝说完了就站了起来,从宝座上站了起来,向诸侯走去。宗室的首领晁杏王维庐和孟启尔外戚的代表剌赫王艾尽忠站在最前列,见到皇帝朝他们走来,立刻跪下迎接,接着他们后列的诸侯也跪了下来。皇帝走到他们两个人身前说道:“诸位爱卿,请起,用先帝的话来说诸位爱卿是国家的栋梁,看来先帝一点都没错。”这时维庐立刻说到:“臣等世代受皇家恩典,先帝洪恩浩荡赐,本来就已经诚惶诚恐了,现今国家不幸逢此危机,吾等诸侯千里亲王也是分内之事。”皇帝扶起了晁杏王,然后转身对我儿艾尽忠说道:“北地佛律由剌赫王坐镇,朕甚是感激啊。有诸位千里付国难,朕感觉有地气多了。”后列的诸侯见皇帝已经扶起了最前列的两位,就纷纷站了起来。皇帝转身走回宝座落座,在宝座上说道:“朕得闻城南集结了五十万义军,不知谁人是元帅?”晁杏王说到:“此乃天下的为国的衷心,吾等不敢任命元帅,义军的元帅当由皇上任命。”皇帝说道:“那,众卿家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员。”随后群臣议论了一个小时,大多数大臣推举晁杏王。皇帝见状,觉得还可,但是刚刚的讨论中有人提到所谓的五十万联军佛律的封国就提供了三十万,而宗室也不过才提供了十几万,总数根本不到五十万,之所以时候有五十万是把皇帝的十万禁军也算上了。所以有北地背景的大臣都不同意,皇帝也担心到时候晁杏王无法服众,皇帝为此还特意问我:“太亲王,朕现在想听听你的意见。”我听到后,立刻出列说:“老臣以为,此事由皇帝决断比较好。”皇帝再三的追问,我都说“老臣以为,此事由皇帝决断比较好。”皇帝想了想,说道:“那就由朕来做这个元帅吧,诸位爱卿意下如何?”群臣意见皇帝要御驾亲征,就立刻跪下劝阻,有人列举了御驾亲征的因素,比如说:1。一定要赢,不然有损国威;2皇帝的安全很重要,必须要抽出军队保护皇帝,这样有可能导致军力不足;3皇帝离开国都,有可能被叛贼趁虚而入。皇帝听完了这三个建议后,毅然决然的要御驾亲征,他是这样说的:“我五十万大军面对不足三十万的叛军,必胜!我的保卫只要有禁军就好,朕乃天子,上天护佑!朕把太子调回来京都,京都安全啊。所以朕还是要御驾亲征!”众臣下跪,三叩九拜高呼万岁。随后皇帝点了晁杏王和剌赫王位副将,准备御驾亲征。
王师一出,吴军大败。仅仅半月,吴军就退回到前楚时遗留的楚长城以南了,吴军现今已经将楚长城修缮城坚固的堡垒了,王师打到这里就无法快速南下了。两军僵持在楚长城两边,国库本来就空虚,再加上连续的征战更是雪上加霜。诸侯们虽然忠心耿耿的,但还是不愿意自己掏钱打仗,所以他们决定管皇上要军饷。皇帝也知道打仗让诸侯掏钱不大好,但是国库真的无钱可用,就找各部要员谈论这个事。皇帝问我这个事该怎么办,我建议他免一些各地的税赋就当做军费,皇帝听到后一个劲的点头。就这样皇帝果然发了圣旨用各地税赋抵消这次王师出征时候的军费,各诸侯和地方接到圣旨后就开始消极怠工了。于是长城的战斗变得稀疏,甚至从艾尽忠的那里还听到了有关宗室诸侯中有私通吴国的密报。随后皇帝滞留在与吴交接的前线要塞忘幽堡了三个月,但这三个月王师一点都没有进展,两边都在拖着,于是在群臣的建议下皇帝回到都城,由晁杏王代管王师。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我的儿子也在期间辞官回封地了,接着北地佛律的封主接二连三的回封地了,他们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军队,就这样楚长城北面实际剩下的军队只有禁军十万和晁杏王的十万大军了。
皇帝回到京都后,立刻找我进宫讨论对策,我担心皇帝用我要挟剌赫王,于是我就托病不去,留了个辞表就连夜逃回佛律了。回到家呆了三个月左右,朝廷那边传来消息说苍伦亲王卡奇尔乘船云游了,而后是皇帝发来的请我入朝当官的圣旨。我拿着圣旨与家人和孟启尔各位长老讨论之后,决定继续告病不就。据说皇帝得知此事后很是愤怒,但是也没作甚措施。接下来是十来个月的相安无事,然后就传来了晁杏王在朝中担任卫国大将军的消息。据说晁杏王现在已经控制了除了京都以外的所有威亚北地,他已经决定篡位称帝了。
大概两个月后,寒冷的冬天降临威亚的北地,威亚城内缺粮缺钱经济萧条,晁杏王举兵逼宫,皇帝无奈就派了使者询问晁杏王的需求,而后经过谈判给晁杏王封了个监国大将军王。北方的佛律此时已经由孟启尔完全控制了,大概也就在晁杏王逼宫之后,艾尽忠在赤勒自封为佛律监国大将军王,由此北方的佛律实际上独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