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校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共和 > 第十六章 胡芦菔金

第十六章 胡芦菔金(1 / 1)

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一。

朱由崧下诏逊位,诏书未出武英殿,被马士英与江北四镇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人拦下,苦谏。遂遥尊朱由检为太上皇。

六月十二日夜,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携义子史德威及家丁十三人,弃部众缒城而走。

马士英大寻可法家眷不得,怒令士卒潜其祥符老家寻觅,言“寻得史可程(史可法之弟,不久前回老家赡养老母),休要言语,只将一家老幼尽数屠戮!”,卢九德,高杰,刘泽清苦劝乃止。

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九。

川边石柱土司府,上柱国光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驻四川等多处提督、总兵官,镇东将军,少保加封太保兼太子太保,一品夫人,秦良玉以手加额,连称“幸甚,幸甚”。遂将手中血书在烛火上点燃。

秦婉儿分明看到,那纸血书正是不久前表兄马祥麟急递回来的家书“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见儿子绝笔血书,姑母当日泪下如雨,心如刀割,提笔在信纸上写道“好!好!真吾儿!”皇帝在宁夏镇驻跸的消息,马远山麾下夜不收数日前已经传回,并有皇帝密诏带来,这几天姑母的情绪很不错,老人家今天又是红光满面,应该是好消息,想想那纸血书,婉儿心底隐约也有了一丝惊喜。(正史上马祥麟先崇祯帝于襄阳殉国,本文因必用其勇,而重新编排。)

......

前世时,朱由检因小分队编制特殊,无法配备政工干部,可谓是又当爹有当妈,但那时候,手下诸战士可都是高觉悟,高技能,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等五高精英,说是指挥者,其实更多的是兄弟,朋友。崇祯躯体记忆里的驭下之术,他不敢苟同。可是,用自己记忆里的那一套,似乎更是寸步难行,这些汇集在身边的忠义之士们,忠则忠矣,但自成一体,就算是有些小龌龊,彼此也能相安无事,只是一但到对自己的时候,就仿若有了种看不见的隔阂,别说交朋友,做兄弟了,多说几句心腹事,这些人都是诚惶诚恐,避之不及。

唯一能多说些话的就是王坤,可是,比起那些对自己敬而远之的义士们,有些话还不如不说,不管怎么扯,最后都是吾皇英明神武,定能光复社稷,奴婢......等等老一套,早就听烦了,却又不得不每天听着。对于这种状况,朱由检很无奈,更无计可施。有磨牙的功夫,还不如直接下令谁谁谁去干什么事情,这命令,就算是何满也不折不扣的执行。

最近几天,倒是有几件高兴事,康德山从塞外带回来了数百头牛羊,陈八斤派心腹小厮钱文怀跟自己达成协议,暗地里送来了几百石粮食,俱为细粮,马蹄墩那个有些憨憨的百户(现在又见了皇帝,应该是千户了,天子驾前此时以吕大柱和何满职位最高)居然知道边墙有不少“野生”的番薯,用不了多久,就能收获。见有了粮食,皇帝对二堡军户和自己的亲军一视同仁,姚福堡百户,姚轶刚,控夷堡代百户程振东也说出了一些关于粮食的小秘密。

暂时无法跟他们打成一片,这是两千年养成的尊卑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打破的,但是,迅速展开计划,站稳脚跟,是眼下必须要做的事情,钱文怀点破的那点平衡,并不足以为凭,朱由检其实并不清楚,只是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才来到了宁夏镇,不过,有了这个契机,能使自己事半功倍,利用一下倒也无妨。

这时己经是后世阳历的八月初,组织逐渐有了些力气的流民在二堡之间垦出的荒地,必须要赶紧种些什么,仔细想想,老天其实待他也不薄,虽然一过来就频临绝境,但王承恩给他准备了万两黄金和上百死士,又遇到这么多忠义之士,还能巧合的发现边墙居然有大面积的番薯繁衍,更难得的是,现在的环境能给自己迎来一阵子发展的时间,要是行差踏错给荒废了,实在太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这次生命,也把人丢回姥姥家了不是?有钱有粮有人有多了几百年的见识,既然占据了别人的身体,就要给他一个完美的交代,而且,三百年愚昧带来的百年沉沦,在他心底更是一个痛,既然来了,必要改天换命!

一切战术游戏,讲究精确打击,一切战略游戏,讲究控制资源,发展自身实力。朱由检知道,自己的这场战略游戏,比起其他玩家劣势很明显,但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管能做到哪一步,先挖矿都是必须的。所以,这几天虽然人际交往很失败,但挖矿发展却早已经展开了。

朱由检收拢流民的计划需要一直坚持,截止今日为止,来到控夷堡的“义士”中最受尊重的周刘氏帮着自己整理好了二堡的一切。纸面上显示二堡堡共原有居民一百单四户,男妇共五百单一口。其中男子三百一十口,成丁一百单一口,**九十五口。妇女一百二十口......流民几无成户,计男子一千三百五十二口,女子四百三十七口,其中成丁一千三百三十八人,仅十四口老弱,十五岁以下男子无一人,女子中十三岁以下仅九人.......

暂时抑制住心酸,朱由检吩咐周刘氏一一登记入册,开具正副两本,原来是外来流民们的,直接“圣旨”签了军户帖,将他们名字记入军籍黄簿,以后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二堡的军户。当然,这只是为了安抚人心,能有一点活路,流民并不愿意入军户,可现今,不入军户只有死路一条,尽管朱由检未有任何动作,流民们却以入了军籍为保命符,他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王华轩负责警戒,马远山在他麾下选了些精细的,四处放出去充作斥候,康德山负责皇帝的安全,何满组织了一些彪悍之士编练“新军”,刘氏,戈氏负责文书,分配口粮,带领妇女伐木采石建房,吕大柱则统领姚轶刚,程振东,将丁壮分为五百一组,一半进山经营,一半开垦二堡之间的土地。

朱由检本打算将二堡合并,然后建起一面寨墙,北依边墙,且蒙古各部现在并无大规模部落在附近,后路很安全,少数一些鞑子成不了气候,他需要防范的是来自于边墙内的危机,可周刘氏建议不要这样做,似有欲盖弥彰之嫌,朱由检想利用钱文怀所说的矛盾,但骨子里还是不愿意把安全寄托在一点微妙的平衡上。不过,现下事情太多,头绪繁杂,人力并不够用,也就暂时采纳了刘氏的建议,心底也对这位并不算“熟悉”,只是听王坤所说的忠勇夫人高看了一截。

荒地开垦出了两方(朱由检为好计算,令吕大柱带人开垦时,纵两里,横两里为一方),朱由检却开始发愁了,这个时候似乎没有适合补种的粮食作物,虽然发现了番薯这个大宝贝,可那是春天的事情,河套这边此时正是收麦子的时候,二堡只山里有一点点,但千户所那边可有不少麦田成熟,问题是,前世记忆里这边一年只有一熟,地倒是有了,种啥?别说是一时想不出来,就算是想出来,又去哪里弄种子?

“陛下,这几天地里活越来越慢了”朱由检呆呆出神之际,王坤禀报说吕大柱求见,这厮见皇帝点了点头,走过来也不客气,张嘴就来。

“哦?为何?”

“流民们和原来的军户熟悉了,传着就算是种上庄稼,不是被边墙外的鞑子抢了去,就是被千户所来人以各种名义强取豪夺了去,种也是给人家种的,不是因为陛下现在有口粮可以供着,估计大多数人早就撂挑子了,何千户选得那些青壮训练根本不足以安定民心,王大人的人手又太过分散,再说了集中起来也不过百把人,大伙儿心底没有底儿啊”。吕大柱一点也不隐瞒。

“慢点,慢点,你刚才说种上,现在这个时候能种什么”?朱由检一脑门子种啥,正愁着呢,这会抓了跟稻草,哪还管得了其他的。

“当地军户说,这个时节,可以种胡芦菔金”。

“胡芦菔金”?!朱由检有些吃惊,再过一阵子,可以囤积一些番薯,留下种子,陈八斤那边也答应了,可以再卖一次粮,但是要看陛下能不能震慑住指挥使大人,这种**裸的讨价还价,朱由检还是很喜欢的。最关键的是开春之后那一阵子,陈八斤能供给的粮食是坚持不到那时候的。可这胡芦菔金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只要找吃的,要是什么药物,换钱的玩意儿还是算了。不过,既然有东西种,就必须要弄明白是什么。于是,打发吕大柱赶紧去叫姚轶刚过来。

姚轶刚连说带比划了半天,朱由检也没弄明白究竟是什么。只好叹了口气“你就说能不能当粮食吧”。

“能,万岁爷,这胡芦菔金既能当菜,也能当粮,本来也是春天种,现在种多少也能收些,只不过,咱们这边长不大,不如陕西那边,但是,真要收了,这......两方地也能支撑一阵子,就是......”。

“可有种子”?

“有,往年也用这玩意儿救过命,山里秘地一直没让断了种,多得不敢说,就我们这两个已经没人要的百户所,仔细搜集的话,种起来两方地没问题,要是地多,去千户大人那里也能买到一些种子,只是......“。

“呵呵,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你把话传出去,就说勤王的精兵会源源不断过来,就跟王大人手下一样的精锐,让大家没必要怕将来收不到,加快开荒步伐,还有什么,别吞吞吐吐的”。朱由检心底高兴了一下,却也不得不先忽悠一把,调动一下这些人的积极性。

“真的?!”姚轶刚果然面现惊喜,王大人手下的骑兵,比精锐的鞑子也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要是再有个千把人,别说是千户,就算是宁夏镇来强收,也不怕,眼前这人是皇帝不假,可身边没有兵,难保别人不起坏心,军户,流民老实归老实,却不傻。惊喜了一下之后,姚轶刚脸微微有些红“陛下,这胡芦菔金是前朝鞑子们传过来的,喂牲口的物事,吃起来倒不错,但......”。

“哈哈,只要能活命的东西,吃不死人,咱就种,吕大柱,你跟姚百户一起,抓紧搜集种子,并把朕的话传下去,朕的亲军会慢慢到来,叫大家安心”。死活想不出这胡芦菔金是什么,但更重要的事情是要安民众之心,打发走二人,朱由检微一思忖,朝何满训练的那些青壮走去。

最新小说: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三国美色 催昭嫁 霓裳铁衣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